TECHNICAL ARTICLES
膠囊充填機模具的歸類爭議,本質上是設備零件與獨立模具的邊界問題。根據《稅則》及行業實踐,其歸屬需結合功能、結構及使用場景綜合判斷。
一、功能屬性:包裝設備零件的判定依據
膠囊充填機模具的核心功能是為膠囊填充工藝提供結構支撐。以全自動硬膠囊充填機為例,其模具通過上下模塊的協同作用,實現膠囊體與帽的分離、藥粉填充及鎖合。例如,在某型號膠囊填充機中,下模塊的凹槽用于固定膠囊體,上模塊的頂桿則完成膠囊帽的閉合。這一過程中,模具并未對膠囊進行物理加工(如沖壓、切割),而是作為設備機械結構的組成部分,輔助完成填充工藝。因此,此類模具應被視為包裝設備的零件,歸入稅則號列84.22.90。
二、結構差異:獨立模具的歸類特征
與包裝設備零件不同,獨立模具需具備獨立加工能力。以泡罩包裝機模具為例,其通過上下模具的沖壓作用,將塑料薄膜加工成泡罩結構。此類模具具有獨立的沖壓功能,其結構包含凸模、凹模、導柱等核心部件,可脫離包裝設備單獨完成加工任務。根據《稅則》歸類總規則二(一),此類模具應歸入82.07項下的“沖壓模具”。而膠囊充填機模具缺乏獨立加工能力,僅作為設備的一部分參與工藝流程,因此不符合獨立模具的歸類標準。
三、行業實踐:設備零件的通用性特征
膠囊充填機模具的通用性進一步印證其零件屬性。例如,某品牌膠囊填充機通過更換不同規格的模具,可快速適應不同尺寸膠囊的生產需求。這種模塊化設計表明,模具是設備功能的延伸,而非獨立產品。此外,模具的材質選擇(如不銹鋼、鋁合金)及表面處理工藝(如拋光、鍍鉻)均與設備整體性能匹配,而非獨立模具所需的耐磨性、耐腐蝕性等特性。
膠囊充填機模具作為包裝設備的核心零件,其歸類需基于功能與結構的雙重考量。盡管模具在生產中發揮關鍵作用,但其本質仍為設備機械結構的組成部分,而非獨立模具。這一歸類邏輯不僅符合《稅則》規定,也為行業采購、報關及設備維護提供了明確指引。